为何诸葛亮明知北伐不能成功却依旧坚持北伐中原?

原标题:为何诸葛亮明知北伐不能成功却依旧坚持北伐中原?

在刘备东征前夕,法正病逝,张飞被害,可谓凶兆。但是刘备依然不顾劝阻,一意孤行的讨伐孙权。因为刘备知道以益州之地不足以抗衡曹魏兴复汉室,只有夺回荆州才有机会实现隆中对策,恢复中原,荆州对于刘备集团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刘备东征并没有做错,只是可惜天不佑汉,太过轻敌遇上了陆逊。

诸葛亮是化被动为主动。因为作为弱国的蜀国在三国当中实力最弱。如果一直处于防守地位,离灭亡也不远了。因为人家会步步紧逼。诸葛亮只能把劣势化成优势来用。因为诸葛亮是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他明白一个道理。假如你不进攻别人处处处于防守地位。人家明眼人就看穿了蜀国专看不专用。诸葛亮还怎么完成刘备托孤嘱托恢复汉室。

随着蜀汉集团在成都的正式确立,蜀汉集团的人才也开始逐渐凋敝。我们都知道作为一方独立政权蜀汉是最晚确立的,关羽,张飞,赵云等名将都是跟随刘备走南闯北多年的老将。因此等到蜀汉集团建立的时候,这些人的年纪也十分大了。新一代的将领与官僚尽管可能才能足以对抗曹魏,但是就总体数量而言,人才的差距随着时间推移只会越来越大而不会缩小。因此诸葛亮不断北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趁着老将还未凋敝,让他们尽可能的发挥余光余热,把最后一丝对于曹魏的人才优势利用起来。

刘备是不信任诸葛亮的,托孤的时候说:君可自取,吓得诸葛亮跪倒在地汗流浃背。如果刘备是百分之百信任诸葛亮,自然不会说出这种话。之后,刘备拜李严为中都护,统管全国军事,并且和诸葛亮一样为托孤大臣,而魏延已经安排为汉中太守,掌管最精锐的边防军。李严和魏延,一东一北,统领数万精兵,看守着成都,诸葛亮虽然位极人臣,没有军权就无法说了算。这摆明了刘备就是用李严来牵制诸葛亮,以免皇权旁落。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为何诸葛亮明知北伐不能成功却依旧坚持北伐中原?

发布者

陶龛

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资源、分享与交流,我们不保证内容的正确性。通过使用本站内容随之而来的风险与本站无关。当使用本站时,代表你已接受本站的免费声明和隐私原则等条款。 隐私原则:站内目前涉及到浏览者隐私的只有一个地方,这些信息仅为了改进我们的网站质量和可能的交流沟通。我们不会将这些信息进行展示、出租或出售给任何人。且本站所有内容来源网络,如果本站内容有任何异议,请发邮件给:nicevoice@aliyun.com。投稿WeChat:LD768K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