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在选择继承人的方式上,都是采取“嫡长子继承制”,有的时候是会因为这个制度导致继承人不是最佳人选,这种制度是经过了时间的验证的,整体上来讲是利大于弊的,这种制度其实是最好的继承制度,英明神武的赵武灵王就是因为没有严格遵守“嫡长子继承制”,加上自己左右摇摆,总想一碗水端平,最终导致自己被活活饿死在沙丘宫的结局。
赵武灵王即位之初,赵国积贫积弱,与各国交战,逢战必败。当时赵国北邻于燕,东边是胡,西边是林胡、楼烦,又与强秦仅一河之隔,就连中山小国也不断侵扰他们。在与胡人交战中,他悟出,胡人身着窄袖短袄,骑马射箭,“来如飞鸟,去如绝弦”,比汉人穿宽袖长衣、持矛步射功力强大多了。为了在全国推广胡服,他苦口婆心地劝导颇有威望的大臣公子成与自己一起穿戴胡服上朝。
赵武灵王在位后期,赵国已经跻身于当时强国之列和和同时期的秦国一样左右着战国的国际格局。为了能使赵国在军事上更好地与秦国抗衡,赵武灵王突然想出了一个奇妙的办法——他退位主管军政,全心全意对付秦国,有自己的太子(后来的赵惠文王)继位为君,管理赵国。很快,赵武灵王就实施了自己这个异想天开的策略,他在盛年之际宣布退位,而称“主父”主管国家军事。
赵武灵王的悲剧始于废太子,长子赵章,他富有能力,被评价为有其父之风,他的母亲又是韩国的公主,但是赵武灵王最却把他给废掉,立自己的宠妃吴娃的儿子赵何为太子。虽然如此,他还把皇位让给赵何,同时自己继续带领军队南征北战,经过多年的征战,最终于把中山国给灭掉,但此时他的权力早已被赵何架空,因为长子被废原因,赵武灵王想着去补偿长子,他向赵何提出了希望赵国划出一块地给自己的长子,但却被赵何拒绝。结果赵章率兵造反,被围困在沙丘,于是向自己父亲求救,但此时的赵武灵王没权没人没兵,赵何于是派兵围困沙丘3月有余,一代雄主赵武灵王就这样被自己的儿子给活活饿死了。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战国赵武灵王励精图治,开疆强兵,却为何被手下困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