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不杀了黄皓?

原标题: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不杀了黄皓?

诸葛亮,受先主三顾之恩,自隆中出山,联吴抗曹,赤壁大败曹操。先夺荆州,后取川蜀,占汉中要塞而据守。刘备得诸葛亮之助,汉中称王,成都进位,终归有了一席之地。诸葛亮完成了“隆中对”的初步战略设想。

此时,虽然吴、蜀仍然弱与曹魏,但三足鼎立之势已然形成,如能有效结好东吴孙权,纵使曹魏强大,一时之间对吴蜀也是无可奈何的!

因关羽之死丢失荆州,刘备伐吴大败而归,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等,自此蜀汉元气大伤……

诸葛孔明,后世称其为千古贤相!刘备过世之后,竭力辅佐后主刘禅,“内修政理、西和诸戎”,重新“结好孙权”。数年之间,蜀汉重现生机!

为报先主知遇之恩,诸葛亮数度北伐。前《出师表》告诫刘禅:亲贤臣,远小人。贤臣,当然是指郭攸之、费祎、董允、向宠等人。而小人自然是陈衹、黄皓之辈了。

公元234年,一生忠于汉室的诸葛孔明,大业未成身先死,七星续命灯也是回天乏术,可惜可叹,一代智计超人命殉五丈原!

按照演义里的说法,诸葛亮在临死之际巧妙安排,设计弄死了魏延,算是为刘禅解除了兵权上的隐患。

但对于陈衹、黄皓这样的宦官小人,诸葛亮为何没有诛杀呢?

诸葛亮在职蜀汉丞相之时,黄皓只不过是个小小的黄门丞,一个对天子刘禅阿谀奉承的小太监,整天低声下气的,想要弄权拿什么弄?

黄皓,蜀汉后期,姜维、诸葛瞻、董厥等人内讧的产物!

没有姜维“劳民伤财”的北伐,“成就”不了黄皓的弄权!诸葛瞻等不可能借黄皓之手抵制姜维,造成了蜀汉后期的政治昏沉!

侍中董允在时,黄皓惧其威严,不敢造次!在总揽军政大权的相父诸葛亮眼里,初时有可能都不知道这个太监叫什么名字!

诸葛亮,智计近妖,但他终归也是凡人,真能预计到一个小太监会乱了蜀汉朝纲?

所以,诸葛亮在世之时,完全没有必要去诛杀一个在“小皇帝”面前献媚的“小太监”!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不杀了黄皓?

发布者

陶龛

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资源、分享与交流,我们不保证内容的正确性。通过使用本站内容随之而来的风险与本站无关。当使用本站时,代表你已接受本站的免费声明和隐私原则等条款。 隐私原则:站内目前涉及到浏览者隐私的只有一个地方,这些信息仅为了改进我们的网站质量和可能的交流沟通。我们不会将这些信息进行展示、出租或出售给任何人。且本站所有内容来源网络,如果本站内容有任何异议,请发邮件给:nicevoice@aliyun.com。投稿WeChat:LD768K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