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前期是个好皇帝,虽然下江南劳民伤财,但是瑕不掩瑜。到了晚年干的事儿简直就是遗害千年。闭关锁国,彻底让强大的中国变成了末流国家。第一次工业革命就这样错过了
而有的臣子,却在乾隆晚年时期,不用心观察,好好过日子,结果给自己惹来杀身之祸。比如这位名叫尹嘉铨的臣子,此人在乾隆时期,已是三品官任职大理寺卿,一生写也写了不少的书,后来退休回家养老。
其实此人是个酸腐儒士,非常作,当了半辈子官还不懂皇家一些规程,退休养老在家还不安生。借乾隆巡游离他家乡不远,让儿子代他给乾隆上书说他的父亲在世曾受过皇上的誇奖,现已去世30年了,想请皇上赐予谥号,乾隆不高兴就没答应。
尹嘉铨又上书想把父亲的灵牌移到孔庙去,这下乾隆动了怒,又找些事便革去顶带,交刑部治罪。刑部抄家查出尹写的书中有称“古稀老人的”,这就犯了忌,为什么犯了忌,因此时乾隆已称自已“古稀”之年了,尹嘉铨母死时书中不该写”薨”。就是这些小事,要了尹嘉铨的命。
尹嘉铨大概相信了皇家常说的“大清以忠孝治天下”,加上自己也是三品级官员,为父求谥号有何不可,年令七八十岁了,你乾隆能称古稀之年,老百姓就不能称了?哎,实在太迂腐了。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清朝一位大臣,退休后坚持让乾隆做一件事,却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