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陵墓上的“眀孝陵”,为什么“明”字多加一横?原因很简单

原标题:朱元璋陵墓上的“眀孝陵”,为什么“明”字多加一横?原因很简单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陵墓被称为“眀孝陵”。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明”字多加了一横。朱元璋作为明朝开国君王,其墓穴的名字绝不可能出现错别字,否则凿刻石碑的工匠将大祸临头。

关于原因,很多伙伴说跟清朝皇帝有关,尤其是康熙皇帝。有人说,这是康熙帝为了诋毁、蔑视明朝所做出的行为,康熙曾有一次游览朱元璋的明孝陵,因为痛恨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亲自在明孝陵的“明”字上加了一笔。这样一来,“明”就变成了“眀”,没有了“日”,自然就不“明”了,借此讽刺明朝黑暗,所以最终换来“日月无光”的结局。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很明显不是。康熙是一个大有为之君,他对明朝的皇帝,特别是朱元璋是很尊重的,不可能存在亵渎朱元璋陵墓一说的。康熙数次下江南,都曾到朱元璋的陵墓前拜谒。拜谒的时候,让文武百官三拜九叩,隆重至极。

也有人说,跟清朝的顺治皇帝有关。有一次顺治皇帝在紫禁城内发现一块匾额上写的“光明昌盛”四个大字,觉得这分明是暗示明朝气数未尽,大有光复明朝之意,此时顺治皇帝越想越不对劲所以就给“明”与“盛”二字做了改动,把“盛”字的一点挪到“明”上,寓意光复的是眀而不是明,而且离昌盛还差那么一点。

其实笔者认为,应该跟皇帝无关。在《说文解字》中,明,古文朙。“明”和“朙”皆为古字,后演化成“眀”和“明”,并且可同时使用,比如在正德年间太监马璇的墓志铭上即有“眀故司设监”。只是“眀”适用范围比较小。建国后,明孝陵的标志碑上也用“眀”。如今我们看到的“明孝陵”碑根本就不是康熙的手笔,而是现代书法家武中奇的作品。

对此,您怎么看呢?欢迎留言分享。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朱元璋陵墓上的“眀孝陵”,为什么“明”字多加一横?原因很简单

发布者

陶龛

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资源、分享与交流,我们不保证内容的正确性。通过使用本站内容随之而来的风险与本站无关。当使用本站时,代表你已接受本站的免费声明和隐私原则等条款。 隐私原则:站内目前涉及到浏览者隐私的只有一个地方,这些信息仅为了改进我们的网站质量和可能的交流沟通。我们不会将这些信息进行展示、出租或出售给任何人。且本站所有内容来源网络,如果本站内容有任何异议,请发邮件给:nicevoice@aliyun.com。投稿WeChat:LD76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