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伐吴的是诸葛亮,而不是刘备,夷陵之战还会输在陆逊手上吗?

原标题:若伐吴的是诸葛亮,而不是刘备,夷陵之战还会输在陆逊手上吗?

诸葛亮深通兵法,一生用兵讲究谨慎,步步为营,从不冒险打仗。司马懿被困上方谷时,于绝望之时 曾对他的儿子司马昭说过一句话,他说“诸葛亮这人最善于算计,他不但考虑自己,也考虑对方,因此但凡诸葛亮铺排好的计划,只要执行的人不出问题,一般都是必胜的”。

诸葛亮讲的是“势”,这个“势”是天下大势。他帮助刘备顺势求存,顺势而兴,当然最终西蜀也随势而亡。一篇《隆中对》说的很明白,曹魏与东吴都有稳固的政权,人心归附,不是可以去争锋和图谋的。这就是“势”,“形势比人强”,逆天下大势而动是注定要失败的。所以诸葛亮反对向东吴用兵。

刘备起兵伐吴,实际上是有很多人都反对的,包括赵云、诸葛亮、秦宓等官员都不赞成东征。而起兵之初,又损失大将张飞、黄忠。这些都十分影响士兵的士气。但是东吴在孙权的领导下,文武团结,全国上下一致对敌,这是胜利的保证。尤其是很多老将领,心里都憋着一股气,想要跟蜀国干一场,斗志昂扬。

夷陵之战发生在荆州军团覆灭两年以后,按说刘备有充分时间准备。最终败在粮草不济,这是诸葛亮的过错。诸葛亮或能力不济(粉丝们都认为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又怎能犯这样的错误呢?),或故意的(从诸葛亮一如既往的作为,这极有可能)。诸葛亮的工作就是在保障后方的基础上,为刘备供给粮草,诸葛亮没做好,没做到。刘备讨伐东吴最佳策略是走水路,速战速决,又可因粮于敌,便于开辟战场,又在机动中创造战机。(诸葛亮没看透这一兵机,是无能;看透不说,是阴险;不但不说,还怠慢粮草,就是故意使坏)。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若伐吴的是诸葛亮,而不是刘备,夷陵之战还会输在陆逊手上吗?

发布者

陶龛

本站提供的所有内容仅供资源、分享与交流,我们不保证内容的正确性。通过使用本站内容随之而来的风险与本站无关。当使用本站时,代表你已接受本站的免费声明和隐私原则等条款。 隐私原则:站内目前涉及到浏览者隐私的只有一个地方,这些信息仅为了改进我们的网站质量和可能的交流沟通。我们不会将这些信息进行展示、出租或出售给任何人。且本站所有内容来源网络,如果本站内容有任何异议,请发邮件给:nicevoice@aliyun.com。投稿WeChat:LD76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