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不是因为反叛之心,而是子午谷奇谋的隐秘
三国时期最令人争议的一条计策,恐怕要输魏延在诸葛亮北伐时所提出的子午谷奇谋了。那么这条子午谷奇谋到底是什么?根据史载子午谷奇谋有2个版本,一是魏延请求自领5000精兵走子午谷之道突袭长安,二是突袭潼关。但是这条计策被诸葛亮拒绝,而诸葛亮不断北伐,半生鞠躬尽瘁却寸功没有,故而这条计策引发巨大的争议。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这条计策到底有多大可行性。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子午谷,史书《资治通鉴》记载:”子午:褒中县,属汉中郡。”这条小道从北边陕西长安县西南的秦岭开始,到南边的石泉县,这一段全长三百多公里,道路险峻。由此可知,通过此路行军的艰难程度非常高。但这并不是诸葛亮拒绝魏延此计的主要原因。
诸葛亮拒绝魏延子午谷之计的主要原因大概有4点:其一,跟诸葛亮的性格有着最直接的关系,诸葛亮平生无论大小事都谨小慎微,凡事必亲力亲为,最终累死也可证明。其二,魏延提出子午谷之计是在诸葛亮首次北伐之际,此时诸葛亮的北伐全局早已有自己的整体安排,他不想因魏延的不确定的奇计而改变。其三,魏延的子午谷之计结果与诸葛亮计划的北伐政策不统一,魏延子午谷计谋的结果是取得长安,而诸葛亮北伐的第一步目的是取得凉州。其四,子午谷奇谋的胜算太低,风险太大。
对于支持魏延子午谷计谋的人认为,在当时蜀汉国力最弱的情况下,发动北伐,除了徒劳无功没有任何实际用处。而后来诸葛亮连年北伐,最终没有取得任何进展也似乎为支持者提供了最有力的佐证。于是,支持者即认为根据当时的蜀国情况,想北伐取得突破,必须结合魏延的奇袭之计,如此可能败,但也有胜算,而不会毫无结果。反对者则认为诸葛亮乃一代奇才,足智多谋,他不可能不知道子午谷奇谋的优劣之处,而他最终没采取,纯粹是因为子午谷奇谋风险太高,胜算又微乎其微,认为没有必要白白浪费这样的兵力。
那么到底哪一种更有道理,可以说各有道理,而且也无法驳倒对方,但是假设蜀汉的开国皇帝刘备在世,魏延献子午谷奇谋,诸葛亮不采纳,那刘备会采纳吗?结合刘备一生作为和诸葛亮一生作为,我们发现,刘备属于那种冒险型的枭雄,而诸葛亮属于稳妥型的谋臣。所以说,刘备若在世,又以刘备对魏延之器重,定会同意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并且还会给予最大的支持!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魏延?不是因为反叛之心,而是子午谷奇谋的隐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