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曹操一生最想得到的三大猛将:两人追随刘备,一人投靠江东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曹操无论是奸雄,还是英雄,他都有一个无法改变的优点,那就是爱才。曹操曾多次颁发招贤令,又多次唯才是举,只有才基本上可以获得一官半职,无论是谋臣还是武将,只要能力突出,都会得到重用。甚至看到敌对阵营的人才,也非常垂涎三尺,想挖掘过来。因此曹操爱才,所以非常不希望自己的手下失去,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不少人在曹操创业过程纷纷离去,而曹操最不想失去的猛将就多达三位。
首先,就关羽来说。根据《三国志》等史料的记载,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刘岱、王忠攻打刘备,却被刘备击败。于是,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出征,以此击败了刘备,导致刘备和关羽等人失散。面对关羽这位猛将,曹操选择了厚待和礼遇,以此让关羽跟随自己。在紧随其后的官渡之战中,关羽没有让曹操失望。彼时,袁绍手下的大将颜良前来进攻,曹操命张辽与关羽为前锋。虽然颜良是成名已久的名将,但是,关羽没有丝毫的恐惧,在望见颜良的麾盖后,关羽果断选择策马冲锋,斩杀颜良于万军之中,枭首而归。
蜀汉昭烈皇帝刘备夸他“子龙一身是胆也”。主母失联于千军万马之中,生死未卜,赵云主动前往查明真相,欲带少主生还。刘备溃军及百姓逃窜,赵云一人一马奋勇向前,寻得阿斗带回。曹操在高台上看着惊奇不已,命士卒务必生擒,不可射箭。要知道,就算不射箭,几千人围着一个人打,也是地狱级难度。得知前因后果后,曹操对忠勇无双的赵云更是倾心。赵云回到刘备身边,继续南征北战,被人称为“常胜将军”,在政务更有独特的见解,有着很好的大局观,被后人认为是三国少有的完美人物。曹操感叹道:我得此名将,何愁天下不定。
第二位,赵云。赵云是蜀汉的五虎上将之一,对刘备更是忠心耿耿。当年为了救阿斗,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曹操被赵云的忠义所折服,所以才没有下令取赵云性命。否则,赵云就是再能单挑,一轮箭雨过后,他也只能是刺猬了。当曹操看着赵云带幼主离开后,感叹道:“吾若得此大将,何愁天下不可得乎!”
第三位,马超。马超是将门虎子,在与南匈奴一战后,声名远播。曹操生平最爱招揽人才,为了得到马超,便忽悠马超的父亲和他的两个弟弟入朝为官。后来曹操打算派人经过马超等人控制的地盘进攻汉中张鲁,被马超怀疑别有用心。所以马超联合凉州军阀韩遂,主动出兵进攻曹操。后来马超兵败降了张鲁,之后因被张鲁部将陷害又降了刘备。
第四位,太史慈。太史慈本是扬州牧刘繇的部下,因不被刘繇重用,所以在泾县一战后投降了东吴孙策。后来太史慈跟随孙策南征北战,为平定江东立下了汗马功劳。曹操听说太史慈的大名后,便写信劝降太史慈。但太史慈与孙策惺惺相惜,又颇受重用,自然不会对东吴倒戈相向。
最后一个猛将其实曹操已经得到了,但是由于曹操的过错,失去了他。这位部将一直死心塌地追随着曹操,曹操让他做贴身保镖让其负责自己的安全。于是他拼了命的保护曹操。在曹操和吕布交战时,正是他奋力勇战才救了曹操一命。他的一生都是在保护曹操。张绣投降曹操后,曹操对张绣很不地道,于是张绣恼羞成怒,突然反叛攻击曹操大营。这位贴身保镖为了掩护曹操逃走,战死在乱军中。事后,曹操内心非常痛苦,对他感到深深的内疚和自责。操亲自哭而奠之,顾谓诸将曰:“吾折长子、爱侄,俱无深痛。”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曹操一生最想得到的三大猛将:两人追随刘备,一人投靠江东